最新消息

媒體報導

2022.11.28
媒體報導
讓壓力洩氣,我也喘口氣 專家提:強化個人身心靈

讓壓力洩氣,我也喘口氣 專家提:強化個人身心靈

  志明是一位上班族,在現今因疫情變化造成滾動式需求,而增加了許多工作流程,近半年內他出現嚴重掉髮,後腦杓的頭皮清晰可見一塊塊圓形禿的病灶,嚇得他趕緊至附近的診所就醫,他也從原本個性活潑、樂於社交,變得畏畏縮縮,開始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…。

  在Covid-19疫情肆虐下,人們需隨時緊繃來面對各種訊息更新及因應措施,因而易導致身心失調,出現許多身心症狀,如圖示。根據1111人力銀行最新調查報告(2022年11月),有59.6%受訪的上班族認為目前任職公司「不是幸福企業」,更自評工作快樂指數平均僅53.7分,憂鬱程度相當高,不但會造成無助、無望的負面心態,甚至出現失眠,沒有食慾,自殺等症狀,這些正在威脅上班族的勞動生產力,悄悄地開啟放棄積極工作態度的「安靜離職」模式。舉例來說,日前發生觸目驚心的梨泰院踩踏事件,南韓當局對轄區龍山警察署展開一連串調查,而其中55歲警官可能因近期壓力過大而結束其寶貴生命,這些症狀除了藥物治療外,就專業職能治療師的觀點,將會鼓勵人們學習如何把繃緊的神經放鬆下來,及早做好個人的壓力調適。

  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職能治療科王三平主任表示,以一個職能治療專業觀點,可由以下幾個方向來強化個人身心靈狀態:

  一、培養自我覺察及正念能力:憂鬱或焦慮的情緒往往來自於「反省過去、煩惱未來」,因此發揮正念態度「把握當下」可以大大減少負面情緒,而正念態度可以透過對日常生活留心及利用五官來體驗與覺察,任何感受到的真實都值得去接納而不評論,生活將因此滿足且幸福。

  二、學習愛自己及適時放鬆:隨時審視自己的情緒起伏及身體所發出的求救訊號,如:肌肉緊繃、腸胃不適、失眠等,藉由肌肉放鬆訓練及腹式呼吸法讓情緒穩定及身體放鬆,避免神經繃緊,而導致身心失調,建議最好每天睡前及睡醒,執行十五至二十分鐘放鬆訓練,或在任何小空檔都以調節呼吸來沉澱自己。?

  三、協助安排規律日常作息:多數上班族經常一股腦栽進工作而忘記活動筋骨,日常作息也被打亂,對自身生理機能造成影響,為避免「衰弱肌少症」悄悄地找上門,生理衰弱快速退化而影響就業競爭力,此時可以重新審視每日的時間規劃與休閒興趣,最好利用公餘零碎時間,來養成每日運動習慣,如:提早一、二站下車走路或爬樓梯來訓練下肢肌耐力,將健康促進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,由臨床上經驗證明,有規律安排運動者,其壓力處理能力較佳,工作較一般人更有效率。

  四、善用宗教、社團、專業精神醫療等資源:面臨重大事件的壓力來襲,人適時盤點自身可利用的資源,共同面對壓力、接受它、解決它,若找知心好友聊聊或專業心理諮詢,學習如何調適壓力,鼓勵抒發其緊張焦慮情緒,即使沒有給一個很好的解決之道,只要好好地傾聽宣洩,就是給當事者最大的支持了。

  最後,台灣職能治療學會吳菁宜理事長表示:「人一天中面臨一連串壓力事件,不免產生不少負面情緒,教導一個人如何在自我照顧、工作及休閒娛樂等職能角色中平衡是職能治療師責無旁貸的任務,職能治療師教導清除思緒是鬆弛身心的基礎,只要心中專注於一個平靜的字眼或畫面,藉由正念練習或生理機能回饋則可以產生深度鬆弛的感覺,有助於平衡日常生活中的壓力,以發揮最佳職能角色。」

 

此篇文章發布於以下媒體平台:

台灣時報:https://www.taiwantimes.com.tw/app-container/app-content/new/new-content-detail?blogId=blog-ef5607d4-4d69-4241-a7f8-256dc2487afa

Yahoo 新聞: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4%E6%96%B9%E5%90%91%E5%BC%B7%E5%8C%96%E5%80%8B%E4%BA%BA%E8%BA%AB%E5%BF%83%E9%9D%88-131311671.html

指傳媒:http://www.fingermedia.tw/?p=952833

TOP